贵州鲟鱼产业发展现状与分析
鲟鱼是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中大型特色鱼类,是冷水鱼主要养殖品种之一,我国鲟鱼养殖产量位居世界首位。贵州冷水资源丰富,是全国冷水鱼、亚冷水鱼主要养殖区域,养殖鲟鱼等冷水性鱼类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,但同时鲟鱼产业也面临着以下问题和困境。
1 鲟鱼种业建设乏力。鲟鱼种业保障体系建设存在缺陷。目前我国市场上只有一个国家正式审定鲟鱼品种,优异种质资源鉴定与保存的深度和广度不够。2 成鱼养殖成本高、投入大。鲟鱼性成熟较迟,培育鲟鱼亲本需要投入大量资金,而且在培育过程中还受到水域的生态环境、繁殖技术、投资环境、市场等诸多可变因素的影响,成鱼养殖发展速度相对较慢。3 鲟鱼产品加工利用率低。加工企业生产的鲟鱼产品单一,渠道单一。鲟鱼加工下脚料鱼肉、鱼皮、鱼鳍、鱼尾及内脏等所占比重较大,但加工利用率较低。4 国内市场销售不畅。贵州淡水养殖的品种繁多,同等及以下价位水产品可选择品种多,消费者对鲟鱼的营养价值了解和认识少,同时消费者对水产品的消费习惯短期内还不会改变,鲟鱼消费增长缓慢,很难像青、草、鲢鱼等大宗淡水鱼一样成为主流消费品种,这种现况在短期内难以有所改善。
尽管困难重重,但作为新兴名特优养殖品种,发展鲟鱼产业仍具有很大的潜力和上升空间。为促进我国鲟鱼产业健康发展,提出如下四点建议。1 继续做好鲟鱼资源的保护。作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物种,必须加大鲟鱼宣传力度,减少对水域环境的污染和破坏,同时加强保护区建设,做好鲟鱼增殖放流工作,为鲟鱼种群创造安全稳定的生存环境。2 加大科技攻关力度。(1)加大科技投入,进一步加强对鲟鱼养殖技术的研究。(2)从良种选育、养殖管理和渔业机械化投入方面做细做强,推进设施渔业建设,注重生态、健康的养殖模式。(3)对于病害的问题,一方面要继续加大防治技术的研究,另一方面要加大普及水产用药的规范和标准,提高养殖户对水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重视意识。3 深化鲟鱼产品加工开发,提升整体市场竞争力。鲟鱼产品具有多元价值空间,鲟鱼全身都是宝,是一条优质的名特优水产养殖品种,随着它的营养、药用、保健等价值逐渐为人们所了解和掌握,会有越来越多的人们关注和消费鲟鱼制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