贵州省2025年11月水产养殖病害预测预报

发布时间:   字号: [ ]  视力保护色:


11月份,要着重注意预防气温骤降、寒潮侵袭,做好养殖动物入冬的防寒越冬工作。已达到商品规格的品种,做好起捕上市准备。

一、11月份病害养殖病害预测情况如下

1.鲫、鲢、鳙和鲤等多种淡水养殖鱼类有可能暴发淡水鱼细菌性败血症、烂鳃病、水霉病、小瓜虫病等疾病。

2.鲈鱼有可能暴发烂身病。

二、防控措施

1.细菌性败血症:不投喂变质的饲料,控制放养密度,调节水质,大蒜素拌饵投喂。

2.水霉病:病鱼用3%~4%食盐水浸洗3~4分钟。并对养殖水体、工具、场地等进行消毒。

3.预防脂肪肝病:保持饵料新鲜,防止蛋白质和脂肪氧化分解,防止饲料受潮发霉,选用优质饵料;不能乱用药或滥用药,科学用药;添加一些有利于脂类代谢的物质,如B族维生素、维生素E、磷脂、胆碱、赖氨酸等。

4.小瓜虫病:避免在水温低时捕捞、搬运;治疗可全池泼洒硫酸铜硫酸亚铁粉(水产用),饲料拌喂苦参末、雷丸槟榔散等中药。

5.鲈鱼烂身病:加州鲈“烂身”,养殖户需要坚持“防大于治、快诊早治、合理用药”的防治理念,合理控制养殖密度、保肝护胆,提高鱼类的代谢能力,做好日常预防、水体消毒、底质改良以及投喂等管理,避免发生病害。

6.科学投喂。冬季养殖鱼类过早停料易导致越冬鱼(尤其是越冬鱼苗)营养流失较大,死亡率升高。因此不宜过早停料,应选用质量合格的优质饲料,在天气晴好、气温较高的中午少量投喂,以维持鱼体体质,增强其耐寒和抗病能力,提高越冬期及开春养殖鱼类成活率。

7.加强日常管理,防范冬季低温风险。对池塘进行适量补水,提高水位,避免鱼池水位过低引起水体缺氧和鱼类冻伤。预防冬季温度骤降或暴雪等极端恶劣天气引发的灾害。对于冰封严重的水体,应及时做好破冰增氧,防止鱼类缺氧死亡。定期监测水质指标。做到早发现、早预警、早采取应对措施。保持池塘水质肥度,使鱼体越冬期间有充足饵料。对水温较高、尚在投饲的池塘,可定期泼洒含氯石灰(水产用)等消毒剂改善水质环境。坚持每日巡塘。观察鱼类活动状况,发现异常个体,应在进一步检查确定病因后,及时采取针对性控制措施。

8.自主诊断:登录《全国水生动物疾病远程辅助诊断网》http://www.adds.org.cn/,可查询更多疾病防治方法,自助诊断疾病,联系专家咨询诊疗。

    
上一篇:
下一篇:

相关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