贵州省2025年10月水产养殖病害预测预报
10月份贵州天气转凉,水温逐步下降,水生动物的生长速度和摄食量开始下降,病害发生数比夏季有所减少。根据贵州省水产养殖品种、养殖模式、气温及水温等情况,建议各地重点做好淡水鱼细菌性败血症、细菌性肠炎、水霉病、小瓜虫、车轮虫等病害的防控工作。
一、病情预测
1.细菌性败血症:主要由嗜水气单胞菌等细菌感染引发该病。主要危害鲫、鲢、鳙和鲤等多种淡水养殖鱼类。此病在贵州淡水养鱼地区普遍流行,流行季节长,发病率高。
2.细菌性肠炎病:由肠型嗜水气单胞菌及肠鼠气单胞菌等感染引起暴发疾病,是草鱼的高发病,从鱼种至成鱼均可受害。
3.烂鳃病:主要危害草鱼和鲢、鳙、鲤、鲫等淡水养殖鱼类,从鱼种至成鱼均可受害,水温15℃以上时开始发病,20℃以上开始流行,需重点防控。
4.锚头鳋病:对淡水鱼类各龄鱼都可产生危害,尤以种鱼危害最大,水温12℃~33℃期间繁殖、暴发。
5.车轮虫病:一年四季都有发生,适宜水温22℃~29℃,通常鱼苗放养10天后患病,成群沿池塘边狂游,俗称“跑马病”。
6.小瓜虫病:各种淡水鱼均可受其危害,适宜繁殖水温为15℃~25℃。
7.水霉病:是慢性病的一种,各种淡水鱼从鱼卵到不同年龄的鱼都会受其侵害。该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,水温13~18℃时,最有利于发病。一旦患病很难完全康复,但单纯的水霉菌感染,不会造成大批鱼死亡,如果出现继发细菌性感染,死亡率会明显增高。
二、防控措施
1.加强生产管理。早晚巡塘,早发现早防治,防止病害扩散。密切注意水质变化,定期使用生石灰或含氯消毒剂消毒养殖水体;定期用底质改良剂与活菌微生物制剂改良鱼类生长环境;定期冲水换水,保持最深的养殖水位,使养殖水体水质始终保持良好状态。
2.科学投喂。严格执行“四消、四定”原则,投喂新鲜、营养全面的高质量饲料,定期消毒投料台。加州鲈饲养中可定期添加一些有利于脂类代谢的物质,如B族维生素、维生素E、磷脂、胆汁酸等。
3.细菌性败血症、肠炎病:不投喂变质的饲料,控制放养密度,调节水质,大蒜素粉拌饵投喂。
4.水霉病:病鱼用3%~4%食盐水浸洗3~4分钟。并对养殖水体、工具、场地等进行消毒。
5.寄生虫病:需根据不同寄生虫的机体结构和寄生规律合理选用药物,并注意使用方法和剂量。指环虫可外用或者内服敌百虫、车轮虫可用硫酸铜+硫酸亚铁泼洒、中草药如苦参碱、青蒿等对纤毛虫类寄生虫的处理效果较好,尽量选择高效无毒药物治疗。硫酸铜对鱼苗毒性较大;加州鲈、鳜鱼对敌百虫敏感,不可使用。菊酯类杀虫剂低温期对鲫鱼、白鲢毒性较大,使用需慎重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