贵州省2024年6月水产养殖病害预测预报
根据近几年同期贵州水产养殖病情测报监测数据,6月份需重点关注烂鳃病、肠炎病、赤皮病、溃疡病、车轮虫病、小瓜虫病等疾病。
一、病情预测
1.淡水鱼细菌性败血症:主要危害对象为鲫、鲢、鳙、草鱼、加州鲈等,具有病程较急、死亡率高等特点。各养殖区应重点防控。
2.烂鳃病:主要危害草鱼、鲢、鳙、鲤、鲫、加州鲈等,从鱼种至成鱼均可受害,水温15℃以上时开始发病,20℃以上开始流行,常与赤皮病和肠炎同时发生,需重点防控。
3.赤皮病:主要危害鲤、鲫、草鱼、鲢、鳙、加州鲈等,水温25℃~30℃为流行高峰,常与肠炎病、烂鳃病同时发生,全省均有分布,各养殖区域应重视。
4.肠炎病:是草鱼、鲤的高发病,从鱼种至成鱼都可受害。此病水温18℃以上开始流行。常与烂鳃病、赤皮病等并发,各草鱼、鲤鱼养殖区需重点防控。
5.车轮虫病:是对养殖鱼类危害较大的一种寄生虫病,发病水温20℃~28℃。临床症状主要是“白头白嘴”或“跑马”(环游不止)等,养殖密集的鱼池,连续阴雨天气尤其容易爆发,需重点防控。
6.小瓜虫病:小瓜虫的繁殖适温为15-25℃,对宿主无选择性,各种淡水养殖鱼类和洄游性鱼类、观赏鱼类均可受其寄生。
7.白斑综合征:主要危害对象为小龙虾,水温18℃~30℃时易爆发,小龙虾养殖区及稻虾养殖区需重点防控。
另外,需注意鲫鱼黏孢子虫病、鲈鱼诺卡菌病和斑点叉尾鮰传染性套肠症。
二、防治措施
(1)细菌性疾病:发病池使用聚维酮碘溶液(水产用)、苯扎溴铵溶液(水产用)等消毒剂全池泼洒,对水体进行全面消毒,使鱼病得到有效控制。在饲料中拌喂中草药(大蒜素、三黄散、利肝胆药物)和抗应激药物(Vc、电解多维)、黄芪多糖等,增强鱼类体质和免疫力。对于患病鱼,应及时诊断病原、明确病因,结合药敏试验筛选合适且在《水产养殖用药明白纸2022年1、2号》中规定可使用的水产养殖渔药对症治疗。
(2)寄生虫病:根据不同寄生虫的机体结构和寄生规律选用合适药物,并注意使用方法和剂量。对已感染的池塘,可采用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(5:2)、中草药制剂、驱虫散等药物治疗,尽量选择高效无毒药物治疗。
(3)病毒性疾病:以预防为主。落实亲本和苗种的检验检疫工作,确保引入无疫病亲本和苗种。饲料中添加板蓝根、大黄等中草药,增强机体免疫力,通过健康的养殖方式提高鱼体对病毒的免疫力;用聚维酮碘溶液(水产用)或国标渔药含氯消毒剂对水体及养殖设施进行消毒处理;如发现机体发病,应及时隔离,控制病情进一步扩散。有疫苗制剂的病毒性疾病可通过对疫苗注射,提高鱼体对相应病毒的抵抗力。
(4)加强养殖生产管理,保证饵料质量,配合饵料要求配方合理,营养全面。青绿饵料要求青嫩爽口。坚持“四定”原则,根据天气、水质和水产养殖动物活动和摄食情况,灵活掌握投喂量。定期使用消毒剂进行养殖水体消毒,杀灭有害细菌,使水体的透明度、溶氧、pH值等都保持在适宜的状态。
(5)登录《全国水生动物疾病远程辅助诊断网》http://www.adds.org.cn/,可查询更多疾病防治方法,自助诊断疾病,联系专家咨询诊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