贵州省2021年9月水产养殖病害预测预报

发布时间:   字号: [ ]  视力保护色:

贵州省9月份昼夜温差加大,白天水温、气温较高,是雷雨等突发性天气高发期,同时也是水产养殖病害的高发季节,要提前做好水生动物病害防控工作。水生动物经过6-8月的旺盛生长后,池塘水质老化、藻类过多现象较为明显,养殖池塘累积了大量残饵、粪便等,经过不断发酵,消耗水体溶解氧的同时易造成氨氮和亚硝酸盐等指标升高,易引起水生动物多种疾病发生。

一、病情预测

1.草鱼出血病:主要危害草鱼鱼种,临床以红鳍、红鳃盖、红肠和红肌肉等其中一种或多种症状为特征,水温2528最易发病,该病具有流行地区广泛、流行季节长、发病率高、死亡率高和危害性大等特色。各草鱼主养区需重点防控。

2.淡水鱼细菌性败血症:主要由嗜水气单胞菌等细菌感染引发该病。突然大量换水或暴雨造成大批外源水进入可诱发该病。主要危害鲫、鲢、鳙和鲤等多种淡水养殖鱼类。此病在贵州淡水养鱼地区普遍流行,流行季节长,发病率高。

3.细菌性肠炎病:由肠型嗜水气单胞菌及肠鼠气单胞菌等感染引起暴发疾病。是草鱼的高发病,从鱼种至成鱼均可受害。当水温18以上该病开始流行,具有较高死亡率,2530是流行高峰期,常与细菌性烂鳃病、赤皮病等并发。在水质恶化,溶氧低,饲料变质或腐败,或鱼类摄取含细菌的不洁食物等都可引起鱼体抵御力下降,继发细菌感染,是一种在全省各地养殖鱼类的常见多发病。

4.传染性脾脏肾脏坏死病:俗称鳜暴发性传染病,是以脾脏、肾脏坏死为主要病毒特征的一种病毒性疾病。主要流行于我国南方淡水养殖的翘嘴鳜中,具有很高死亡率;在水温2534发生流行,最适流行温度为2830

5.锚头鳋病:对淡水鱼类各龄鱼都可产生危害,尤以种鱼危害最大,水温1233期间繁殖、暴发。

淡水养殖鱼类易发车轮虫病、指环虫病、锚头蚤病等,重点关注全省养殖区域。

二、防控措施

1.草鱼出血病:控制放养密度,草鱼出血病最有效的控制措施是注射草鱼出血病灭活疫苗。

2.细菌性败血症、肠炎病:不投喂变质的饲料,控制放养密度,调节水质,大蒜素粉伴饵投喂。

3.传染性脾脏肾脏坏死病:发现患病鱼必须销毁,并对养殖水体、工具、场地等进行消毒。

4.预防脂肪肝病:保持饵料新鲜,防止蛋白质和脂肪氧化分解,防止饲料受潮发霉,选用优质饵料;不能乱用药或滥用药,科学用药;添加一些有利于脂类代谢的物质,如B族维生素、维生素E、磷脂、胆碱、赖氨酸等。

5.增强水质治理。受暴雨天气影响,水质浑浊。水池养殖要坚持水体透明度,当透明度小于30cm时,应实时换水,每次换水10%20%,换水后应用二氧化氯消毒。经常监测养殖水体pH、溶解氧、氨氮和亚硝酸盐,发明异常及时调控。每20天水体消毒一次,推荐使用微生物制剂调节水质。高温季节水体耗氧量增大,要加强巡塘,应适当延长增氧时间,预防浮头,保证养殖水体含有充足的溶解氧。

6.科学投喂。严格执行“四消、四定”原则,投喂新鲜、营养全面的高质量饲料,定期消毒投料台。避免高温季节鱼类过量摄食,投饵量宜控制在八成饱。

7.加强日常管理,关注天气变化。早晚巡塘,观察水质和养殖对象的活动与摄食情况,对离群独游、摄食异常、体色发黑或死鱼等情况,提早诊治、采用防治措施,防止病害扩散。

    
上一篇:
下一篇:

相关信息